申城新晉兩位“國醫大師” 上海中醫流派傳承失傳狀況正在扭轉中
第三屆 國醫大師 揭曉,申巧克力成型機城新晉兩位 大師 :龍華醫院教授劉嘉湘,一個人領銜團隊研發三種 國傢級 治癌中藥新藥;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教授朱南孫,被譽為 送子觀音 行醫70餘載。作為海派中醫的佼佼者,劉老、朱老原汁原味傳承、孜孜不倦創新,實至名歸。
悉數三屆 國醫大師 ,共有6位來自上海。目前,第一屆 國醫大師 張鏡人、裘沛然、顏德馨和第二屆 國醫大師 石仰山均已過世,空留後人唏噓。海派中醫向來以 兼收並蓄、有容乃大 為特色,新時代下謀求持續發展靠什麼?未來又該怎樣培養人才?
海派中醫一度聲名遠揚
海派中醫是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動分料機推薦,並被認為是國內中醫藥發展最具特點的中醫藥流派。
解放初期,上海雲集一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傳人,歷經幾代,形成獨具上海特色的 海派中醫流派 。為支援全國中醫藥發展,上海一大批中醫名傢去瞭北京等其他省市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上海有54個海派中醫流派,涵蓋內、外、婦、兒、傷、針灸和推拿等多個領域。
以海派中醫兒科為例,興於宋末元初、盛於明清;子承父、師帶徒,代代相傳。在滬上,徐氏兒科、董氏兒科一度聲名遠揚,其中徐氏兒科掌門人徐小圃素有 徐麻黃 之稱,他善用麻黃、小青龍湯、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。徐氏兒科傳人王玉潤利用三伏天中藥敷貼治療哮喘。資料顯示,1967至1977年10年間,王玉潤共收治9590例患兒,有效率達80%。
然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,海派中醫發展遭遇挑戰。統計發現,申城54個中醫流派中,17個已經失傳、另有11個即將失傳。
流派傳承逆轉失傳狀況
海派中醫萎縮,究其原因,與人才培養方式有關。市衛計委副主任、上海市中醫藥發展辦公室主任張懷瓊直言,近年來中醫藥人才培養以院校教育為主,而以師承、傢傳等傳統模式培養的越來越少,一些中醫世傢後人不再從事中醫藥事業,特色技術瀕臨失傳,失去應有風采。
曙光醫院兒科教授葉偉成表示,海派中醫需要多樣化的醫生人才,科研型、臨床型都不可或缺,但現在職稱晉升過於側重科研指標,一定程度上影響瞭醫生鉆研臨床技術的積極性,導致技術應用臨床、經驗總結受到影響。他舉例,曾經,中醫醫生研發自制制劑不算少見,而今許多臨床有效的自制制劑已不見蹤影。
為重現名醫匯集、流派薈萃的盛況,2012年至今,本市連續啟動兩輪 中醫藥蛋糕切割機事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,其中最大單項便是 海派中醫流派傳承 研究工程。工程遴選石氏傷科、顧氏外科、丁氏內科、陸氏針灸、徐氏兒科、張氏內科、朱氏婦科等15傢建立瞭傳承研究基地,其中石氏傷科、顧氏外科、朱氏婦科、蔡氏婦科還進入國傢中醫流派傳承工作室建設行列。
契合需求儲備更多人才
中醫流派如何適應現代醫療模式?石氏傷科堪稱范例。百餘年前,石氏傷科誕生之際,以治療骨折、脫位等疾病為主,大多中醫骨傷治療也以接骨接好即可。石氏傷科因其獨特的整體觀思維,不斷吸收其他流派所長,最終形成獨特學術思想,直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輝。而今疾病譜早已發生變化,常見的頸椎病、腰椎間盤突出癥,在《黃帝內經》中壓根找不到,但利用石氏傷科的整體觀思維,用於這些現代疾病治療同樣收獲良好療效。
龍華醫院院長肖臻認為,在規范化的現代教育模式下,強化 傳幫帶 海派中醫人才傳承方式,對流派的縱向發展至關重要。
記者獲悉,上海中醫藥大學已啟動本市中醫藥領軍人才項目 海上名醫傳承高級研修班 。項目遴選30名具備紮實中醫基礎、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專傢,通過2至3年的一對一跟師中醫大傢、重溫古籍、遊學尋根等傳統中醫教學方式,為他們成為名中醫補上關鍵的一口氣,由此引領海派中醫枝繁葉茂、再創輝煌。
- Feb 24 Sat 2018 03:31
自動分料機推薦 請問有推薦哪家的自動切蛋糕機嗎?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